智慧大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
一、方案背景
传统大棚种植依赖人工经验管理,在环境调控、灌溉施肥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,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高产、优质、高效的发展需求。随着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,构建智慧大棚控制系统,实现大棚种植的智能化、精准化管理,成为提升大棚生产效益、降低劳动强度、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
二、系统目标
实时精准监测大棚内的环境参数,如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强度、二氧化碳浓度等,以及土壤墒情、养分含量等土壤参数。
根据作物生长需求,自动控制大棚内的通风、遮阳、灌溉、施肥等设备,实现环境的精准调控和水肥的精准供给。
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,为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,包括作物品种选择、种植时间安排、病虫害防治策略等。
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,种植户可通过手机 APP、电脑端等随时随地查看大棚实时状态,远程操作设备,提高管理效率。
三、系统架构
(1)感知层
环境传感器:安装温湿度传感器、光照传感器、二氧化碳传感器等,实时采集大棚内的环境参数。温湿度传感器精度可达 ±0.5℃、±2% RH,光照传感器可精确测量光照强度变化,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准确监测二氧化碳浓度,为环境调控提供数据基础。
土壤传感器:布置土壤湿度传感器、土壤养分传感器,深入土壤一定深度,测量土壤墒情和氮、磷、钾等养分含量,测量精度满足农业生产需求,指导精准灌溉和施肥。
图像采集设备:设置高清摄像头,对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实时拍摄和记录,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监测作物病虫害、生长态势等,为种植决策提供直观依据。
(2)传输层
无线通信模块:采用 ZigBee、Wi-Fi 或 4G/5G 等无线通信技术,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快速传输至控制层和用户终端。ZigBee 适用于大棚内部短距离、低功耗设备连接,Wi-Fi 可满足大棚内数据传输需求,4G/5G 则用于远程数据传输,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稳定性。
有线通信线路:在部分对数据传输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景,可铺设光纤或电缆等有线通信线路,保障关键数据的可靠传输,如大型连栋大棚的数据汇聚节点与控制中心之间的连接。
(3)控制层
智能控制器:作为系统核心控制设备,接收感知层数据,依据预设的作物生长模型和用户设定的参数,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执行设备。例如,当温度过高时,自动开启通风设备和遮阳帘;土壤湿度不足时,启动灌溉系统。同时,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。
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: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、存储和深度分析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价值,结合作物生长规律和历史数据,为种植户提供种植建议和决策支持。如通过分析不同季节、不同作物的环境数据和生长数据,优化环境调控策略和施肥方案。
(4)应用层
用户管理平台:为种植户提供电脑端管理界面,可实时查看大棚环境数据、设备运行状态、作物生长图像等信息。支持远程操作设备,如开关通风口、调节灌溉流量等。同时,提供数据报表生成、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,方便种植户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总结。
手机 APP:开发便捷的移动端应用,方便种植户随时随地监控大棚。APP 具备实时数据推送、预警提醒、远程控制等功能,让种植户在外出时也能及时掌握大棚情况,做出相应决策。